國高中物理的自學建議

吳國盛《科學的歷程》

如果你現在剛升高一,那恭喜你,這篇文章應該可以幫你不少忙。倘若你按照我的建議規劃自學物理的方式,那我想你的物理程度應能有效率地提升不少。然而,如果你已經升高二,或高三了,那這篇文章對已經被將近10個科目壓榨的你而言,應該沒什麼幫助,畢竟你應該沒時間讀這些書(有辦法讀這些書,就一定有幫助)。不過,對於任何想從零開始認識物理的人而言,我認為這篇文章應該還是能給予不少指引。如標題,我主要是針對目前有編排入台灣義務教育的物理來給予自學建議,大學以上則不在這篇文章中。


物理學本身就是一整套嚴謹的邏輯推論。例如:

因為平均加速度是用以描述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所以我們將物體在一段過程中所經歷的速度變化,除上此變化所經歷的時間長度,定義為平均加速度。

在我遇過的許多同學中——尤其是已放棄數學、物理、化學等所有自然科的同學——幾乎都是用「死記」的方式去記憶非常基本的物理定義,就連為什麼要如此定義的一點「直覺」都沒有。因此,對這些同學而言,物理一直都是惡夢;他們從未掌握到正確的學習方式。同樣的,我們對於力量、力圖也應該要有一些很基本的認識:

因為牛頓定律是以力量來解釋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力量是因、運動變化是果——所以我們需要掌握物體所受的力量有哪些,接著才能使用牛頓定律推得物體的速度是如何隨時間演變。而為了讓我們掌握物體受到哪些力量,我們自然需要學習使用力圖的方法。

上述想法會出現在考卷中嗎?不會。但如果你知道以上的想法,你才能夠脫離永遠的「F=ma」,任何想要只是數學來學習物理的企圖,絕大多數都是徒然無功。任何把「物理」看作「數學」的人,正好是所謂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有時你都答對,有時你卻答錯,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經常懷疑自己的物理程度。這往往是「使用生活經驗來回答物理問題,而沒使用物理觀念(牛頓定律、力圖、…)來回答物理問題」的情況。再舉一例,

因為牛頓定律只能描述不佔據任何空間的質點的運動,所以任何關於木塊、滑輪、槓桿的運動,都無法由牛頓定律來描述。不過,歐拉(Euler)成功將牛頓定律推廣至多質點的形式,並由此得出質心位置的數學定義。藉由這數學定義,我們就能將一個佔有空間的物體運動,設想成它只是一個受到諸多外力的單質點,並得出此質點(質心)受到那些外力時的運動方程式。

這些論述都為那些「數學式」賦予了物理意義。因此,我認為自學物理的要訣,在於獲得這些「物理意義」的管道。那麼,我們可以讀哪些書來學習物理呢?以下就是我的建議:

首先,你可以先找一本高中物理課本來讀。讀許多人不讀、許多人認為沒用處的物理課本的好處是,你可以從中知道大考至少會考什麼,以及從專門為你而寫的書籍中,學習一些最基本、淺顯易懂的物理觀念,但這是仍然不夠的。當你讀完第一章後,你一定會遇到些問題。此時你應該把這些問題記錄下來。接著,寫完第一章後面的習題。寫完之後,你大概知道這一章究竟想要你會什麼了。接下來就可以執行第二步——看課外書。

底下是我很推薦的課外書:

  1. 吳國盛的《科學的歷程
  2. 天下文化的《觀念物理套書
  3. 世茂出版社的《3小時讀通基礎物理:力學篇

只要你能搭配上述三本書,閱讀你的高中物理課本。並將裡面的所有練習,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慢慢寫完。我相信你的物理一定能有所起色。第一本《科學的歷程》是關於科學史的書籍,從中你可以大致了解科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對於剛接觸物理的同學而言,這本書可以給你比較正確、周全的科學觀。你比較能了解科學的發展是需要經歷許多漫長的道路,而且,科學也不是一開始就誕生在實驗室中,而是在對所有生活現象的反省中。光是這點,在你之後看到物理課本中的數學公式時,倘若你覺得看不懂,你可能就會想起「也許是因為你不了解它發展的來龍去脈」,所以你開始去尋找相關資料來看看,而不是只告訴自己「是我程度差,無法接受、背下這個數學公式」。此外,你也可以針對你有興趣的主題,例如「光是電磁波」的主題、「波粒二象性」的主題,從這些主題開始切入。這本書基本上會給你非常足夠的「Google 關鍵字」,讓你有需要時,就可以使用適當的關鍵字上網找答案,後面也會有許多參考文獻,你有興趣也可以試著借這些書來讀。換言之,你可以在這本書找到許許多多、非常完整的物理參考資源。另外,也許你認為這本書寫得太「成熟」,因為你年紀太「輕」,所以「看不太懂」。我覺得這不必擔心,看久你就也跟著「成熟」了!

至於《觀念物理套書》,你可以期待從中學到非常齊全但又不會深入到讓人無法理解的高中物理知識。相較於台灣的參考書,這套書的範圍可說是非常廣,但不會太深。因此,你可以從中大致快速學習非常多的物理概念。裡面有些範圍超出了高中物理課綱,但如果你也讀了,那麼也許你更能夠掌握範圍比較小的高中物理。最後是我也沒看過的《3小時讀通基礎物理:力學篇》。為什麼我要推薦一本我沒讀過的書呢?我推薦的理由是,我認為力學是許多人遇到第一個物理瓶頸,此時若有一本專門針對力學寫的「可愛小書」,也許它就能陪著你走過這段不好走的自學力學之路。換言之,任何一本特別針對運動學(x – t圖、加速度、力圖、牛頓定律)講解的書籍,都應該會是我推薦初學者讀讀看的書籍。基本上,我想這些書籍應該是大同小異。

對我而言,自學高中物理的關鍵在於你得同時搭配許多本書一起讀。其實我個人覺得,每個學門都是如此。例如說,我現在讀研究所的固態物理,我就同時讀了 Simon、Kittel、Grosso、Mermin 的書。每位作者的個性、想在這本書呈現的重點與習慣都不同,由此你更能看見這門學問的全貌。除了上述這些書籍以外,維基百科也是你很好的、在起步時很推薦的自學夥伴。

在你搭配使用高中物理課本以及上述三本書時,你可能正在學期中,那麼關於考試解題技巧的部分,可以由學校老師幫你稍微訓練一下,自己在課後時間多做練習,基本上,除了解題速度可能還是不夠快以外,就沒什麼問題。關於解題速度這種我認為跟科學素養無關的事,我覺得除了勤加練習以外,沒什麼其他的方法。而倘若你還在寒暑假,那麼我覺得你可以在搭配讀完一本高中物理課本後(一個學期的份量),再去寫充滿題目的參考書,每本參考書都差不多,題目都長一樣,隨便挑一本你看得順眼的來寫即可。如此一來,相信你就能提升不少物理程度。

當然,這篇文章不是要告訴你學習的捷徑。沒有。學習沒有捷徑,學生該做的大概就是腳踏實地的學習,而不是被補習班甚至是學校老師洗腦,認為一切都能「偷吃步」。以上大概是我對自學高中物理的建議。


也許你也有興趣閱讀:


關於〈國高中物理的自學建議〉,覺得如何呢?

View Results

Loading ... Loading ...

關於「Ethan」

我是 Ethan,科學普及教育愛好者。
分類: 物理教育, 高一物理,標籤: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國高中物理的自學建議〉中有 31 則留言

  1. 匿名訪客表示:

    雖然我不是高中生,但對於您推薦的書目感到興趣,尤其是那本科學史,謝謝您!

    • Ethan表示:

      感謝您來我的網誌看看!其實還有非常多有趣的科學史資源還沒分享。不過,因為您的留言,讓我更有動力寫許許多多的文章 XD 感謝您!

  2. 匿名訪客表示:

    謝謝您的自學建議,對於國中理化沒學好的媽媽,你所推薦的方法,想自己來試試!感恩您的分享

    • Ethan表示:

      真的很謝謝您的留言,讓我知道這篇文章是不是有所價值,謝謝您!另外,也非常歡迎您分享您的自學心得。在自學過程中,如遇到任何問題,我都很歡迎您來留言討論:)

      謝謝您來到我的網誌!

  3. 匿名訪客表示:

    我是覺得哦,高中階段的物理,把課本每章後面附的習題寫一寫就可以了,題目也不多,頂多二十來題吧,最多30題。寫參考書沒有什麼必要。

  4. 匿名訪客表示:

    若是高—的量子現象有推薦的課外書嗎

    • Ethan表示:

      我其實沒想到什麼適合的書,因為要嘛太深,要嘛太淺。不過我覺得可以在讀完課本(非講義)後,讀那本《科學的歷程》,挑相關章節來讀即可。最重要的是,藉由些故事,了解那些概念的來龍去脈,而不只是死記而已。但那本《科學的歷程》並不合台灣學生的偷懶與速成胃口,所以除非同學很主動積極,不然可能看幾行就看不下去了。

  5. Andy表示:

    您好,我現在是高二生,對於物理滿有興趣的。然而升上高二後才發現自己對許多物理的觀念並不完全清楚,例如重力位能、場的概念,學過的觀念之間也無法完全融會貫通,思考都是“線性”而非“網狀”的。很想把觀念物理從頭到尾看一遍,修正自己的觀念,但沒有這麼多時間。想請問您有什麼建議嗎?

    • Ethan表示:

      哈囉您好,謝謝同學你的留言。我的網誌中恰好有幾篇是關於重力位能與場概念的文章,可以參考底下這兩篇文章:

      重力位能的迷思

      古典物理之重力場的意義分析

      目前你應該才高二上,應該還不會很快就碰到這些概念。不過如果你想快點掌握的話,我滿建議直接讀中文版的 Halliday 普通物理,雖然裡面會碰到一些涉及微積分的數學推論就是了,但或許你仍大致了解其定性結果就可,不必深入了解背後的數學定義與定理。

      物理學這東西,需要多多與人討論,有些時候甚至是需要相反意見互相辯論的。只要有辯論,通常都會有很大幫助。另外就是題目多寫寫了。數理很需要寫題目,但前提是有學到正確的觀念 XD 如果你有相關物理問題,其實也可以在我網誌上方的線上解題專區發問,我想我有空就會回覆。

      我了解因為這網誌並沒有與臉書整合在一起,所以某種程度上並不是那麼方便,但…哈,各有其特點。或許也可以想想是不是可以調整一下自己平常的學習方式、順序或習慣,或許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來學習物理喔!

      • Andy表示:

        非常謝謝您推薦的Halliday 普通物理,我會去看看。
        其實我打算在高二下申請自學,大學想去美國讀書。請問關於高三物理自學您有什麼推薦的資源嗎?
        對於你說跟別人討論的部分可能會比較不方便,但看您的網誌內容都寫得很詳細,以後如果有問題會來逛逛:)

        • Ethan表示:

          高三物理主要就是熱學、一維波動(繩波)、二維波動(平面水波跟光波)、幾何光學(僅將光視為直線,不考慮其波動性)、物理光學(考慮其波動性)、靜電學、靜磁學、基本電路學、電磁感應、近代物理?…

          我還是推薦用 Halliday 普通物理來看這些東東。不過我個人比較在意這些章節主題之間的「連結」,但這些就只有老師才好教你了,自學的人要一眼看出這些概念的關係,應該不可能。

          總之,Halliday 普通物理可看看,但建議對照著課本看,否則一下子就超出高中物理範圍,雖然這也取決於你想把物理學到多深入。

  6. 林家賢表示:

    不好意思,我是出社會人士,想讀高中物理,請問版主有推薦的一般高中物理的版本嗎,還是都可以。

    • Ethan表示:

      原則上都以能保持你興趣的書籍為主 ^^ 因此我不推薦一般學生使用的各種參考書、考試用書,不過我非常推薦您使用 (1) 台灣的高中物理課本以及 (2) 《科學的歷程》。如果我是您,我會覺得高中物理課本有點無聊,這時您就可以從《科學的歷程》這本書找相關歷史來看,或是上維基百科搜尋,您會更了解為什麼人們探索這些物理。

      那為什麼要讀無聊的高中物理課本?因為倘若您是想要“學習”,而不只是對物理學家的故事有興趣,那麼高中物理課本的章節排序確保了您不會漏掉大部分的重要觀念。也就是說,物理不像是高中數學、國文、社會,這些好像都是您可以從任一章節切入,似乎不需要太多先備知識。物理是非常嚴謹的知識,您如果“學”不會直線運動,您就不可能“學會”拋體運動。如果學不會牛頓定律,就不可能學會動量守恆。因此,如果您是想要“學習”,希望可以看懂“物理推論”,那麼就必須循序漸進。

      物理不像是哲學,您對倫理學有興趣,就從倫理學切入。您對知識論有興趣,可以直接從知識論切入。物理是個邏輯推導非常緊密、審慎、不容出任何錯誤的學問,不允許任何含糊不清的說法與想法。

      但因為我們出社會了,基本上是沒時間學習的,所以如果真的想保持點學習動力,那麼或許物理史可偶爾幫你維持些動力。當然你也可以看 Youtuber,例如 Veritasium 這個頻道。但因為是 Youtuber,所以每個影片當然沒有什麼密切關聯。有沒有“用”,取決於你如何定義“想讀高中物理”。

      如果真的想要“學會”高中物理,那麼高中的向量運算規則以及三角函數也是必要的,還有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式,以及代數換算等。這都是重要的、基本的。

      這篇文章推薦的《觀念物理套書》也是不錯,適合初學,但還是要看您會不會覺得無聊。裡頭就是條理分明的物理觀念,而不是有趣的物理實驗。看您的初衷與目的了。

      希望以上想法有些幫助 ^^

      • 林家賢表示:

        了解,謝謝版主,版主真熱情。其實之後想研究運動生物力學,關於運動員在施力時哪種角度最有效率,故而想重溫物理,(畢竟之前實在太混),除此之外,未來想往科技業去發展,社會上更需要日新月異的發明和研究,讓我更需要了解一切的基礎和次第。

        只不過要把高中數學和高中物理都讀完是真的要下很大功夫,更何況還有後頭的微積分要學,但我會先照版主的建議先試試看,高中物理課本其實蠻基礎跟重要,以往高中課程都是直接跳講義跟算法,完全不鳥課本,變成有點本末倒置了!

        • Ethan表示:

          如果你已經有明確目標,那麼其實我有點想建議你直接讀運動生物力學,或者是你日後科技業所需要的其他物理科學。之所以說“有點”是因為物理是個很重視邏輯、概念順序的科目,但因為你有明確的目標,而且你並不會一直用到“新的物理”。基本上除了研發人員,絕大多數人會用到的物理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說相當重複的。

          底下是我之前教國中生使用的 Muscle and Force 原文講義。

          Muscle and force

          例如你今天需要分析用手拿著物體並維持靜止的受力,那麼你會需要基本的槓桿定律,並且使用國中的「逆時鐘力矩與順時鐘力矩抗衡」規則。也許你第一次不熟,但用了二十次呢?你應該就熟了。接下來你要分析更複雜的受力,例如這個人除了用左手握緊提著重物以外,他的右肩膀還掛著另一個重背包,這時他的脊椎附近的肌肉群應該施予什麼樣的受力?這時你的力圖更複雜了,然後你第一次想了很久很久,翻了很多書。同樣地,如果你處理二十次這問題呢?其實處理方式都大同小異。

          再來,你現在要處理運動員的受力問題,這時當事人正在運動,肌肉、骨骼都有加速度,請問在加速情況下的受力分佈呢?這時就需要用到高中的牛頓定律了,特別處理運動中的受力。

          但你會用到高二下的重力場嗎?你會用到動量守恆嗎?你會用到電磁學媽?不會。雖然我沒學過運動生物之類的科目,但我很想說你應該根本就用不到電磁學。你學物理不是為了興趣,而是有目的,那麼就應該要按照你的目的去規劃學習物理。

          熟能生巧就是了。

          對於上面我提的物理計算,基本上你會用到的數學也應該僅限於國中小數學,高中也用不太到了。但如果你的目的是要取得文憑,那就要看你要考什麼科目了…

          • 匿名訪客表示:

            了解,謝謝版大。我再試試看。對了,請問版大有fb嗎,之後想請教你問題或是詢問你有無教課,必要時,想找您學習。不方便也無妨,謝謝。

          • Ethan表示:

            目前工作繁忙,已沒有在教物理囉。如果有問題可在這留言,我有空時會再回覆,謝謝你哦。

  7. 表示:

    你好老師我想請教您未來想從事太陽能板相關產業,由於高中所念為一類且目前已出社會,等同空窗加上基礎不牢,試問老師有何建議去補足這方面不足。重考嗎還是業界相關課程但怕沒基礎,或是自學?還有數學相關方面似乎微積分也會用到,那是否也該重溫高中數學,煩請老師解惑。

    • Ethan表示:

      除了真正的研發人員,幾乎所有工作都不需要數學,或是說,可以“不透過數學”來完成“需要數學”的工作。因此,我認為只要你有一個公立大學理工碩士,你就可以在台灣各種科技業工作。業界知識都是以大學的”常識“為基礎,數學則是以你想要考的大學/碩班科系為主,如果考試會用到微積分,或是碩班研究需要用到微積分,那麼你就得會微積分,但我深信99.999%的台灣科技業工作絕對碰不到微積分。

      就我看來,只要你願意再投資四年讀大學、兩年讀碩班,那就沒問題。此外你已經有讀過大學,所以也許你可以抵免些許大學學分,讓你能在三年甚至是兩年內就拿到理工科系大學學位。

      高中數學對於微積分來說實在是非常簡單,所以如果你是連高中數學都需要去“重溫”的程度,那我會建議你還是做別行比較好,或是說做不需要理工科大學學歷的太陽能板產業工作,除非你真的願意至少再投入一至二年重溫你的高中數學、物理與化學。這樣隨便算一算,你至少要再 1.5 + 3.5 + 2 = 7 年才能從碩班畢業,而這還是假設你各種入學考試都相當順遂的情況。

      值得嗎?想清楚就是了。每個人的人生際遇與家庭環境都不同,看你有多想要太陽能板相關產業的工作了。

      • 表示:

        所以版主您的意思是必須重新花費大學到碩士的時間重頭來過是必經的過程是嗎,因為印象中關於寫程式業界有看過半年的程式課但是是集中學習並且有保證金限制,他就是濃縮大學四年所學,也就是cmoney。結業後還會接洽相關公司面試。還是說太陽能等高科技產業是是需要更多時間累積才能從事該產業,沒有類似直接以從事該產業所需課程學習而從業的方式,也就是說是要更嚴謹的方式去學習,如果需要重頭來我是有決心,但不曉得有無更快且更有效率的方式,感謝版主回覆。

        • Ethan表示:

          資工領域的確比較能”濃縮“,或是說”跳過不學“非常多的東西,以至於有人甚至主張根本不用讀大學就能當一名優秀的軟體工程師。這是沒錯的,我也相信有人能做得到。

          不過針對科技業來講,既然你會找到我這來,應該就不是想在科技業做人資、採購、供應鏈等與廣義理工科(理學院與工學院)沒有直接關係的職位。而針對這種理工科,我想在此澄清,的確與軟體業截然不同。

          我之前有回答過別人相似的問題,人們可能覺得跨理工領域的難度就跟寫程式一樣,是可以簡單去外面上個課就完事,但其實並沒有這麼容易。就以你上文提到的來說:

          「半年的程式課但是是集中學習並且有保證金限制,他就是濃縮大學四年所學,也就是cmoney。結業後還會接洽相關公司面試。」

          我可以跟你保證,99%中字輩(含)以下的理工碩士生幾乎都忘掉了他大學四年所學的東西,但是他去應徵工作在跟其他更後段的碩士生競爭時,老闆還是會優先考量他,僅因為他具有中字輩理工科系畢業證書。這個面試的過程與軟體業截然不同。軟體業可能要你會某種程式語言,通過面試時的考試,確認你熟悉基本語法,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足夠好到可以溝通相互理解而不會拖累他人的程度,那麼你就算是能夠“勝任”工作了。但是在俗稱的“台灣科技業”裡,以台積電製程整合工程師為例,裡面超級多人都不會寫程式,頂多只是用 Excel 與投影片,然後跑跑 JMP 軟體畫圖貼圖而已。至於 Excel VBA,或甚至比較繁雜一點的 Excel worksheet 語法,那對八年以上年資且年薪高於兩百萬的許多工程師來說,就實在是太太太太困難了。這種科技業的門檻在於那張文憑,而不在於你的硬實力。因為這只是一間工廠,真的是字面上的工廠。人資看到你會很多程式語言,或者是很懂半導體製程知識與物理,可能還不會想要聘用你,因為擔心你隨時跳槽。

          總而言之,你要到科技業工作,就是要有一張碩士畢業證書,其他什麼硬實力都不重要。相反的,你越會社交,越會胡扯聊天耍嘴皮子,老闆越相信你能“團隊合作”,你就越能應徵到你要的工作。

          那你說,該怎麼拿到碩士文憑?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通過大學與碩士入學考試以及寫論文而已。科技業的生態與軟體業是截然不同的,千萬不可混為一談。軟體業要的是硬實力,你的實際的軟體技能。科技業要的是健康的肝(不是嘲諷)以及你的房貸(讓你不敢離職),那些知識都不重要,因為台灣的科技業基本上是沒有所謂的研究,而只有試參數而已。

          試問,怎樣的溫度、壓力、濃度,才能製作出最好的材料或是製程?由於商業模式的不同,外國設備商公司可能是從理論著手思考這問題,然後使用模擬軟體等等的,但台灣是直接買超級多材料給你,然後請你大幅度地把所有製程條件都測試一次,看哪個做出來效果最好即可。對於後者,只要稍微有點腦袋,哪怕只有小學學歷,也是能做好這種工作,所以你說需要任何“大學甚至研究所知識”嗎?其實還真的是完全不需要。但是因為不可能讓你一個人負責所有環節,所以你需要跟許多人合作。又因為大家工作壓力都不小,所以你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在不惹怒人的情況下去增加他人的工作壓力(幫你做東做西),反之你也要脾氣夠好,不容易被惹怒。這一切真的跟微積分沒有關係,也是你沒辦法補習的。你需要的反而是出家念經念佛,讓自己變成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如果有幫助的話),然後你就能成為一位“好”同事,同事就會喜歡你,老闆也就會喜歡你。這跟微積分沒關係,只跟你的情緒管理有關係。

          以上這種科技業工作相當辛苦,而且對我這種人來說真的很無趣,所以我待沒多久就離職了,後來到外商工作,每天都是要讀許多論文,微積分那些當然是家常便飯。雖然你不會天天在碰微積分,但偶爾看到一個環積分、體積分或是散度旋度等向量微積分,倒是稀鬆平常。我這個月也不只一次提到高斯定律這概念。我這工作的確需要用到大量物理,但這也不會是你補習就能補過來的,否則也不會有這個網誌了。你需要真的是喜歡那個學科,你才會鑽研,你才會越懂越多,你才會慢慢走到需要用到那些理工知識的職位上。這絕對不是你能速成的,而且這極可能是要你很有決心且很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至少一定程度上…),才可能做到的。

        • Ethan表示:

          「所以版主您的意思是必須重新花費大學到碩士的時間重頭來過是必經的過程是嗎」

          如果你想要到太陽能產業做工程師,那沒錯,你必須重新讀大學到碩士,或是至少設法有個理工研究所碩士學位,這樣才可能有競爭力。

          「還是說太陽能等高科技產業是是需要更多時間累積才能從事該產業,沒有類似直接以從事該產業所需課程學習而從業的方式,也就是說是要更嚴謹的方式去學習」

          高科技產業是需要更多時間累積,才能夠得到入場門票。但是,99.9% 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工作(尤其是台積電)都是沒什麼知識內涵的,他只是希望你有健康的身體天天在公司做雜事而已。

          這聽來矛盾,既然工作內容不需要知識,那為什麼還要碩士學位?這不是因為“還要碩士學位”,而純粹是因為許多人都搶著去,名額有限,自然就會以學位高低來給機會。如果今天沒有人要去台積電上班,那麼高中生也能應徵上台積電了。今天高中畢業生之所以應徵不上,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職缺不足。因此,你之所以需要碩士學位,不是因為你需要大學與碩班的知識,而是因為許多人都在搶你想要的工作,而他們從小就被一路栽培,一醒來就莫名其妙地拿到台清交成碩士學位,而他們真的有許許多多人也跟你讀的文組一樣,什麼科技業的硬實力都不會。這時人資當然是挑台清交成碩班,因為他們比較有一點半導體製程或是太陽能板等概念也就比較容易上手。但,沒有這一切也沒關係。

      • 匿名訪客表示:

        感覺版主對科技業的環境是極度不滿,我想也是,版主都已經是台大畢業結果卻是做一些瑣碎不怎麼需要專業能力的工作,深感懷才不遇。我自己本身是台藝大音樂畢業的,儘管有所突破但國家也不怎麼重視,因而勢必換跑道,畢竟古典樂受眾太少。
        現在是準備司法特考準備在法院當法警,但有感於不想如此平淡度日似碌碌無為枉費一生,也有感於未來對能源的新趨勢,故未來想以能源來創業,對於我非本科又是一類組來講似乎天方夜譚,但我覺得之後想嘗試,故若要以此為業要對產業更深的了解才會詢問版主相關的知識。
        可如版主所述進了科技廠似乎並非將所學應用在工作上還是做一堆雜事實在令我詫異,似乎也無法透過進廠學習更多東西。
        對於版主幾年如故還是熱心回覆也由衷敬佩,我自己都沒辦法打得那麼多XD。
        以這樣的情況還是得從高中數理化開頭,目前數學我是用陸思明老師的書,物理化學也一樣用版主文中的方式嗎,請求指教。

        • Ethan表示:

          啊…我想我並不會說自己對科技業環境極度不滿,因為這聽起來有很多負面情緒,但其實我並沒有。因為我自己其實工作得非常如魚得水,愛老闆愛同事愛工作,也能兼顧生活,也因此我能比較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台灣科技業生態,我非常了解這是全球化以及各家公司商業模式所必然的,所以我並沒有對台灣企業主有太多的道德期待,認為他們應該如何又如何。至於懷才不遇,自從我出社會後其實很幸運。我都遇到非常賞識我的老闆。以目前來說,我對我的老闆們、同事們以及工作內容都非常喜愛,就算是以前公司的老闆們也是每個都很好。

          我想我之前的回覆是太過於直接了,所以才讓你感到我似乎很氣憤,其實並不會,我只是習慣在情急時把話說得很直且又穿插一些反諷與反問口吻以方便我強調一些想法。對於未曾接觸過理工領域的人來說,我最想做的就是快速釐清一些迷思,所以我才會說得比較直又“快”。

          「可如版主所述進了科技廠似乎並非將所學應用在工作上還是做一堆雜事實在令我詫異,似乎也無法透過進廠學習更多東西。」

          如果這會讓你詫異,那表示你身邊真的沒有熟識的科技業人士。我上述所說的是常態,我並沒有因為“氣憤”而誇大事實。而且,進入工廠就只是「學習忍耐異己」的過程,沒有什麼好學習的。頂多只是多知道一點當下業界在做什麼而已,但如果過陣子沒去更新資訊,那就過時了,只是這樣。真要說能學到的帶得走的東西,那就是了解這社會的現實,認識且面對台灣科技業工作的本質就是人際互動與情緒管理,也更了解自己要與不要什麼樣的生活型態,願意放下與拿起多少。這些都得出社會才知道,很難在什麼資訊都齊全的學生時期了解到這些。

          至於進廠學習更多東西?倒是沒什麼“認真的東西”好學的。很多人只是半桶水響叮噹,拿著過時“資訊”在網路上招搖撞騙,晃點不懂的人,過過當“專家”的乾癮。就好像我不會把“我昨天在報紙上看到的東西”稱之為知識,更不會因為「我很清楚這個月的報紙頭條新聞內容」就說自己是「社會專家」。可惜已越來越少人見識過真正意義上的專家,所以才會以為“聽過得很多”就是專家。

          但台灣的工作環境就是這樣子,沒有任何能讓你深入瞭解的地方,幾乎所有東西在高中數學物理課本面前都是相當膚淺的。這不是在責怪台灣老闆,這是全球化下台灣競爭力低落的必然結果。我們沒有市場,我們政治動盪不安,我們競爭不贏犧牲大量人民財富的獨裁政府所大力扶持資助下的國家級企業,所以我們只能靠著低薪來得到那極微薄的利潤(就算老闆開跑車,台灣也還是賺得不夠多)

          我不曉得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只能說以你音樂背景要來讀數學物理化學真的是非常天方夜譚。你看過我網誌裡其他文章嗎?你應該了解這些學科也是有一定難度,而且人生有限。等到你學好數學物理化學且拿到理工碩士學位,都不知道台灣還在不在,也不知道太陽能到底已發展到什麼地步。如果你只是想賺錢,那就設法當個業務,靠著資訊不對等來低買高賣賺價差,這樣就足夠。我不知道“太陽能產業”究竟對你人生具有多大意義。除非你的人生目標是靠著發展太陽能來拯救地球全世界的人,那麼我就覺得你這個遠大且偉大的報負確實撐得起你重讀高中數物化與大學理工科系的所有苦難與煎熬。但如果你只是想賺錢,那真的可以再想想別的方式,我看能讀音樂的人應該不是很缺那點錢才對。

          對於連高中數物化都不了解的你,要跟你談進入科技業能與不能學到些什麼知識,就像是你對我分享古典樂一樣,真的是對牛彈琴。我不懂,你不懂。我覺得你還是先想想你到底要什麼,這才是比較實際的。我看你之前也說要讀運動生物力學,現在改為太陽能,我想太陽能對你而言應該沒有重要到能幫你撐過讀科學的各種苦悶。早點放棄轉行才是正道。

      • 匿名訪客表示:

        謝謝版主留言,我會再仔細思考,我其實也不是非常有錢,不過我自己想不開去走音樂,後來也跑外送去了解底層悲哀,感謝你提供這些資訊,周遭實在沒相關知識的人能分享這些,話說板主怎麼知道是我問生物力學的哈哈

        • Ethan表示:

          因為管理員看得見訪客填寫的電子信箱,所以才知道之前問生物力學的那位先生應該是你。我開設這個網誌的目的是要科普,推廣大家讀物理,但對於你的情況,除非你不愁吃穿,而且身邊有許多支持你的親人以及各種學習資源,否則我覺得我推薦你讀物理就等同於是在害你。

          因為讀理工科真的很花時間,也十分辛苦,而且這應該跟音樂科系差很多。除非你有認識的人,否則你應該很難掌握到學習科學應具有的態度以及方法。就像你要教我讀古典樂一樣,那肯定是難如登天!我這輩子從沒碰過樂器,小時候更不像許多台北人有學過什麼樂器,我都是沒碰過的。我深信我一定不可能把樂器學得有你的 0.001%。你用我學音樂的道理去思考,就能體會我怎樣看待你讀理工科系。而如果你讀理工科的目標只是想跟私立電機系的人競爭,那其實你做別的行業都可能贏得了這些人。但如果你是想要跟中字輩以上的競爭,那真的是不太可能。他們從小補習補到大,天天在算數物化,你都已經出社會了,有好多事情等著你去照顧,哪來的時間讓你準備大學入學考試與期中期末考,更別說那些東西考完之後這輩子再也不會用到。

          真的不建議你花時間在理工科上。

          • 匿名訪客表示:

            謝謝版主我會再謹慎思考,最近是要考公職,約在以後才會有可能有這方面計畫,我是喜歡多方嘗試,只要能夠提升自己的事物都願意學習,謝謝版主回我一大串,在這世界上能如此熱心的人已然不多了哈哈,感謝版主。也祝板主讀博順利!

  8. 自動引用通知: 淺談科學的起源——從神話開始 | 悟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