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習書單與心得

因為過去這半年來有幾位朋友問我該怎麼學半導體,所以想說來寫些心得。不過我也只是一位固態組碩士而已,更別說半導體領域真的是包山包海,所以我只能分享自己那狹隘的所見所聞(修課、自學與研究),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初步的學習方向。

這篇文章會提到:

  • 固態物理
  • 元件物理
  • 氧化層穩定度專題(含 $\LaTeX$ 筆記)
  • (進階)半導體的電流是怎麼來的?
〈氧化層穩定度專題〉$\LaTeX$ 筆記截圖
閱讀全文
分類: 元件物理, 半導體物理, 固態物理, 大學物理, 工作, 生活, 研究所, 讀書筆記 | 32 則留言

余光中《翻譯與批評》

余光中認為,一個夠資格的批評家應具備下列四種條件。雖然這是針對文學,但我想,倘若下述文學領域的名稱改成其他領域,應該也都適用:

(一)他必須精通(至少一種)外文,才能有原文的直接知識。必須如此,他才能不仰賴別人的翻譯。如果一個批評家要從中譯本去認識莎士比亞,或從日文論述中去研究里爾克,那將是徒勞。(二)他必須精通該國的文學史。這就是說,他必須對該國的文學具有歷史的透視。必如此,他對於某一作家的認識始能免於孤立絕緣的真空狀態。必如此,他才能見出拜倫和頗普的關係,或是康明思受莎士比亞的影響。批評家必須胸有森林,始能說出目中的樹有多高多大。(三)批評家必須學有所專。他要介紹但丁,必先懂得耶教;要評述雪萊,最好先讀柏拉圖;要攻擊傑佛斯,不能對於尼采一無所知。一位批評家不解清教為何物而要喋喋不休地談論霍桑的小說,是不可思議的。(四)他必須是個相當傑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應該別具一種風格,而不得僅為表達思想之工具。我們很難想像,一位筆鋒遲鈍的批評家如何介紹王爾德,也無法相信,一個四平八穩的庸才攫住康明思的文字遊戲。一篇上乘的批評文章,警語成串,靈感閃爍,自身就是一個欣賞的對象。誰耐煩去看資料的堆積和教條的練習?

閱讀全文
分類: 翻譯 | 標籤: | 發佈留言

余光中〈作者、學者、譯者——『外國文學中譯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說〉

作家的責任,在勇往直前,盡量發揮一種語文之長,到其極限。譯者的責任,在調和兩種語文的特色:既要照顧原文,保其精神,還其面目;也要照顧譯文,不但勸其委婉迎合原文,還要防其在原文壓力之下太受委屈,甚至面目全非。還真是十分高明的仲裁藝術,頗有魯仲連之風。排難解紛的結果,最好當然是兩全其美,所謂“雙贏”,至少也得合理妥協,不落“雙輸”。譯者的責任是雙重的,既不能對不起原作者,也不能對不起譯文,往往也就是譯者自己的國文。他的功夫只能在礙手礙腳的有限空間施展,令人想起一位武俠懷裡抱著嬰孩還要突圍而出。這麼看來,他的功勳雖然不像作家彪炳,其實卻更難能可貴。

儘管譯者的名氣難比作家,而地位又不及學者,還要面對這麼多委屈和難題,翻譯仍然是最從容、最精細、最親切的讀書之道,不但所讀皆為傑作,而且成績指日可期。在翻譯一部名著的幾個月甚至幾年之間,幸福的譯者得與一個宏美的靈魂朝夕相對,按其脈搏,聽其心跳,親炙其闊論高談,真正是一大特權。譯者當然不是莎士比亞,可是既然譯筆在握,就可見賢思齊,而不斷自我提升之際,真欲超我之凡,而入原著之聖。就像一位演奏家詮釋樂聖,到了入神忘我之境,果真就與貝多芬相接相通了。到此境地,譯者就成了天才的代言人,神靈附體的乩童與巫者。這就是譯者在世俗的名利之外至高無上的安慰。

閱讀全文
分類: 推薦閱讀, 翻譯 | 標籤: | 發佈留言

余光中〈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

在余光中先生的《翻譯乃大道》讀到這篇短文,寫得真好,真希望我中文造詣也這麼好!


新文學迄今已有六十年的歷史,白話文在當代的優秀作品中,比起二三十年來,顯以成熟得多。在這種作品裡,文言的簡潔渾成,西語的井然調理,口語的親切自然,都已馴馴然納入了白話文的新秩序,形成一種富於彈性的多元文體。這當然是指一流作家筆下的氣象,但是一般知識分子,包括在校的大專學生在內,卻欠缺這種選擇和重組的能力,因而所寫的白話文,惡性西化的現象正日益嚴重。究其原因,讀英文的直接作用,看翻譯的間接默化,都有影響。所謂翻譯,並不限於譯書與譯文;舉凡報紙、電視、廣播等大眾媒介慣用的譯文體,也不無污染之嫌。有時候,污染也可以西化的。例如“肯尼迪總統曾就此一舉世矚目之重大問題,與其白宮幕僚作深夜之緊急商討”一句,便是半吊子文言納入西文句法後的產品。中文通達的人面對無所不在的譯文體,最後感到眼界不清、耳根不靜,頗為惱人。中文根底原就薄弱的人,難逃這類譯文體的天羅地網,耳濡目染,久而習於其病,才真是無可救藥。

閱讀全文
分類: 翻譯 | 標籤: , | 發佈留言

LaTeX on WordPress Mobile Theme

昨天更新 Jetpack 後發現再也找不到先前設定 LaTeX 的 header.php,整個 minileven 資料夾好像都被移除了。趕緊查閱更新項目,才發現 WordPress.com 已移除了 Jetpack 的行動模組。

Mobile Theme: sunset feature. We originally created the mobile theme feature as a fall-back when the regular theme did not include a mobile view. Most themes include a mobile view by default now, so the feature is no longer necessary.

我們之前設計的行動模組只是個備胎(fall-back),特地為那些沒有手機版的佈景主題所設計的。但因為現今大多佈景主題都有手機版頁面,所以這行動模組就不是那麼必要了。

沒多久,我就收到了來自 Google 的通知(見下圖),所以該怎麼辦呢?我很喜歡現在使用的 TwentyTen,但它又沒有手機版功能,這時又該上哪找方便我設定 LaTeX 顯示模組 Mathjax 的外掛/佈景主題呢?花了一個上午,終於讓我找到合適的外掛了——Pronto – Mobile Site Convertor

閱讀全文
分類: 生活 | 標籤: , , | 發佈留言

給一點找指導教授的建議

自己碩班讀得很辛苦,經常覺得實在是找錯人。不過我知道很多人並不在意要找哪個指導教授,有人收就好,那也是一種心態。因此,這篇文章是針對想要找到適合的指導教授的人一些建議。

閱讀全文
分類: 反省錄, 生活, 研究所 | 2 則留言

Sentaurus TCAD 筆記

過去一年多來都在使用 Sentaurus TCAD 模擬 Avalanche Photodiode,終於輪到我來交接了呵呵,於是將一些我覺得特別難從使用手冊(manual)與教學手冊(tutorial)學到的技巧整理成冊。如有疑問歡迎留言一起討論,下方為HackMD筆記大綱。


閱讀全文
分類: 元件模擬, 元件物理, 半導體物理, 大學物理, 生活, 研究所 | 標籤: | 9 則留言

安培的小男孩—電流方向怎麼來的?

以前理化課教到電流時,都會提到

所謂的電流方向與電子流方向是相反的。然後因為人們最初誤會了電荷流動的方向,所以我們不小心把電子移動的反方向當作是電流方向了。

嗯,所以我想分享一些我對這段物理史的了解,我們都誤會了「古人」。其實就當下發展脈絡而言這些物理學家並沒有搞錯什麼而是我們搞錯了什麼

閱讀全文

分類: 物理史, 物理教育 | 標籤: | 發佈留言

雪崩光偵測器之崩潰電壓 Python 模擬器

在今年寒假時,我努力趕出了一個至少看起來讓我覺得賞心悅目的 Python GUI,嘿嘿。這是這個小工具的 Github 連結,https://github.com/Sunethan/APD-analyser。如客官不嫌棄,可以點進去看看一些簡介。實在是好想說明清楚這裡頭涉及的物理,但最近實在太忙,剩半年就要畢業嚕,所以還是之後再找時間寫一寫好了!

分離式雪崩光偵測器的崩潰電壓模擬器
分類: 半導體物理, 大學物理, 生活, 研究所 | 標籤: , | 16 則留言

存在的真實、虛假的存在(上)

本文轉貼自王立第二戰研所——〈存在的真實、虛假的存在(上)〉


這是寫給一些年輕人看的,當然筆者沒有多老,只就以一個「外省第二代」來說,個人經歷是比較接近新世代。本文分為上下兩部份,上的部分是講古,主要講筆者個人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衝擊」與「震撼」,並由此產生的自我啟蒙。當然,故事本身有可能是假的,除了個人年紀小小的不可靠記憶外,就是先父母口述以及從幾個姨媽那邊聽到的。這種純粹依靠記憶而非資料的東西,就請讀者當作純粹的野史看吧。(註:有看過先父給黨部的自傳,裡面寫著曾在哪一役中「斃匪萬餘」,一個上尉軍官都可以殺到上萬,那偉大蔣公應該把共匪都殺光了。所以,從那時候起筆者對國軍的資料,向來保持健康的懷疑態度。所以這邊要先講,說不定他唬爛的戰役事蹟也不少。)

下的部份,則是筆者個人的觀察,因為生長的時代剛剛好就在開放前後,所以有幸可以看到所為的外省族群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三代,相關的想法與背景極其可能的思考慣性,這當然還包括所謂的本省族群,不管是嫁外省新郎還是娶外省媳婦,他們對事情的一些看法。當然這屬於個人的第一手田野觀察,具有很強烈的偏見,沒有啥學術價值。(註:偏見就是,沒有統計上的真正意義。)

本文屬於雜談,一些可能的疑惑在上面先講過了,所以請讀者高抬貴手別打臉,若可以補充與指教更好。

前半部屬於講古的部分,主詞使用「我」,請讀者習慣一下。

閱讀全文
分類: 好文分享 | 標籤: | 發佈留言